20230829_173028_036


“世界上最古老、最广阔、最美丽、人口最多、管理得最好的国家”——伏尔泰


这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大师伏尔泰(Voltaire)对彼时中国的描述,伏尔泰的话很形象地反应出当时部分欧洲人对于中国的美好印象。自马可波罗开始,这个“铺满黄金的国度”始终让欧洲对东方充满向往,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,明末清初,欧洲逐渐与亚洲建立了水路联系,耶稣会修士进入中国传教,越来越多关于中国的文字信息、以及传教士们翻译儒学书籍被传回欧洲,那个遥远的东方古国终于开始变的逐渐清晰起来。


20230829_173028_037

发现长城


在当时欧洲人的眼中,这是一个拥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,这里不需要神的启示,人们热衷于对道德和哲学的讨论,社会尊敬知识分子,孝敬父母被视为最高尚的品德,官员们通过严格考试而获得任命,君主开明且包容,时刻谨记着古代先贤们的教诲……


这些描述固然不是虚构的,它们确实出自于现实中的观察,但当我们更深一步去审视时就会发现,这些美好的描述只是在映射中世纪欧洲神权社会的反面。伏尔泰一生从未曾到过中国,他对中国的全部了解都只是建立在耶稣会修士的信件和书籍上。同时期欧洲人对中国的赞美,其实是来自于欧洲启蒙运动对自身社会的批判,在这种自我批判中,人们往往不自觉地会树立一个理想的国度作为对照,于是,那个遥远且神秘的东方古国自然成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乌托邦。


20230829_173028_038

 镇海孔庙


19世纪中叶,与伏尔泰一样,英国建筑师和画家托马斯·阿罗姆(ThomaAllom)同样没有去过中国,他参考别人的素描稿,创作了一大批中国题材的水彩画。在阿罗姆所处的时代,中华帝国还保留着最后的体面,欧洲文人对中国的人文理想仍然存在。在他的画笔下,城市的街道井然有序,商店里摆满了各种产品,人们衣着得体,过着优雅悠闲的生活。


20230829_173028_039

 制茶手艺

20230829_173028_040

江南农桑

20230829_173028_041

 广州街道


阿罗姆的画作,配上历史学家乔治·N. 赖特的文字说明,在1843年由伦敦“费塞尔公司”(Peter Jackson, Late Fisher, Son and Co.London)出版。阿罗姆的画卷发行后,迅速成为欧洲最有名的图画本中国历史教科书。


1757年,乾隆皇帝宣布撤消原设的沿海各关,仅留广东的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。作为粤海关属下的中外交易场所,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惟一合法的外贸特区。茶叶、瓷器、丝绸在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诸国,除去这些常见的商品外,还有一种特殊的商品受到欧洲人的热爱,这便是广州十三行的外销画。


外销画的创作者们其实都是中国画师,他们吸取西方绘画技术,以中国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作为题材进行创作,并统一销往国外。我们不难想象,这种特定主题、特定销售对象的绘画商品,必然是迎合了当时欧洲人自我想象的中国形象。


20230829_173028_042

 一位杰出的女士

20230829_173028_043

杰出的官吏

20230829_173028_044

做长筒袜的女人


“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,因为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,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。”——马戛尔尼


然而短短几十年之后,当英国国王特使乔治·马戛尔尼(George Macartney)从北京返回欧洲时,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就已经发生了悄然变化,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文明富饶的东方古国了。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,中国被迫进入了我们今天称为“近代史”的时期,西方列强开始了侵略、殖民中国的历史。东方帝国的不堪一击进一步印证了欧洲人的判断,从此开始,那个理想的国度轰然倒塌,在这一时期欧洲版画中,干净的街道和优雅的行人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脏乱的街道和衣衫褴褛的乞丐。黄色皮肤、驼背、长辫子、小眼睛、不受时刻、不讲公德、爱贪小便宜成为了传教士、作家和画家描绘中国人的标准形象。


20230829_173028_045

 中国式送葬队伍

20230829_173028_046

私塾

20230829_173028_047

北京的环形街道


这种形象的变化,自然有西方人对中国更深入的了解和观察的原因,19世纪中叶,摄影术传入中国,在文字和绘画之外,摄影术以其直观、冷峻的视角向欧洲人传递中国的形象。在这一时期,由于印刷术的限制,大量中国题材的摄影作品以铜版画形式出现在欧洲的报刊、杂志和书籍上。


然而,这种180度极端翻转的变化,究其根本,实则是东西方不平等关系和西方文化霸权和殖民心理的反映。

1978年,爱德华·萨义德(Edward Waefie Said)出版了他的著作《东方学》,他在书中指出,19世纪西方国家眼中的东方是没有真实根据,凭空想象出来的东方。对于欧洲而言,东方既不是欧洲的纯粹虚构或奇想,也不是一种自然的存在,而是一种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,蕴含着漫长历史积累下来的物质层面的内容。


无论是启蒙运动时欧洲人对中国的美好想象,还是鸦片战争后欧洲人对中国充满歧视的形象描绘,西方社会自始至终都是在使用一种“唯我”的视角在观察东方。在这些铜版画中,不管是阿罗姆笔下的文明古国,还是通过摄影作品复刻的长辫子乞丐,甚至广州十三行的中国画家描绘的市井街头,中国的形象其实一直都是作为“他者”存在的——一个无法发声的、被观察、被审视的“他者”。因此,在这样的视野下,中国形象发生如此巨大的反差变化,自然也不难理解。


身处今天社会的我们站在这里回顾历史,其实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:想要真正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,只有靠更深一步的交流,更近一步的包容,只有放下彼此“唯我”的视角,才能换来真正的理解和拥抱。



被建构的东方

——18世纪至20世纪欧洲版画中的中国


主      办:河南省美术馆

承      办:全视影像画廊

策      展:罗   勇

学术主持:高   敏

文案策划:孙文恒

展览执行:马   辉    郭航宇

  李鑫源    张少清    范弘昌

展览时间:2022.8.3-10.3